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团队 中心研究 中心简报 人才培养 中心资料 社会服务 民族展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简报 -> 正文
中心简报2010年第3期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15-06-19 15:30:58 | 作者: | 来源: | 浏览:次 ]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简    报
 
                                   主办:三峡大学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三峡文化研究所

 
2010年第3期(总第38期)   2010年9月
本 期 导 读
 
☆  工作总结   学会事务       学术交流        ☆  社会服务         ☆  工作近况
 
工作总结
                                               中心上半年工作小结
 
    7月8日,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三峡文化研究所)开展了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上半年,中心主要在以下8各方面开展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还存在种种问题。
    第一,通过湖北、重庆两地调研和比较分析,进一步确定了中心(研究所)“十二•五”发展规划与研究总体方向。
    第二,组织了研究人员参加各级学术会议,扩大了对外交流。本学期,中心的胡绍华教授、王作新教授、罗义华教授、杨超博士、黄权生老师共参与各级学术会议10余次,提交了一批学术论文。
    第三,三峡通史重大专项课题全面启动。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机构经多次协商,认为三峡通史课题研究工作所需的各方面条件都已经具备,提出了跨区域联合开展三峡通史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为切实做好相关研究工作,中心特围绕三峡通史重大专项课题设立2010年度开放基金申报指南,面向国内外学界开放。三峡通史课题组的组建将采取项目公布、自愿申报与统筹安排三个步骤。全部十四个子课题都将作为基地开放基金重点项目予以公布,各子课题项目经费为5万元。
    第四,中心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新生教授在宜昌、武汉举行了两次学术座谈会,就国务院三峡办“三峡文化研究”总结性课题的相关研究工作展开了协商、探讨。
    第五,《三峡论坛》、《三峡文化研究辑刊》出版发行工作。《三峡论坛》上半年共出三期,已经顺利完成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台湾华艺全文数字库等机构入网工作。论坛的编委会重新调整。《三峡文化研究辑刊》(第十辑)顺利完成了编辑工作,已送交出版社出版发行。
    第六,中心聘请宜昌市社科联主席熊文斌以及市政府政研室、市文联、市文化局、市旅游局等机构共六位人士担任兼职教授,举办了三峡文化研究研讨会,加强了校地合作。
第七,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组织了2010年度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工作,中心人员全力加入,顺利完成了各自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第八,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学术成果。中心杨超博士等人编辑出版了《岩画与史前文明》、《追寻沙漠里的风——巴丹吉林岩画研究》著作2部,胡绍华教授出版了《三峡民间宗教文化研究》等著作2种。论文(已发、待发论文共13篇)。获得省省社科基金1项,教育厅基金3项。
第九,组织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湖北省思想库课题等申报工作,开展了基地验收的后续准备工作。
 
 
学会事务
                                            三峡文化研究会工作会议
 
    2010年7月12日,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召开工作会议,研究会会长何伟军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胡绍华教授首先简要汇报了半年来学会工作情况。何伟军教授提出了学会发展的主要思路:
    第一,挂靠单位。学会原来挂靠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现在中心整合入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学会挂靠研究院,中心依然作为秘书部门负责事务性工作;学会的具体工作与将来发展要纳入研究院总体工作。
    第二,目标定位。只能办好、继续推动学会相关工作;学会工作与整个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的发展息息相关。要进一步拓展学会的发展空间。
    第三,组织建设。会员重新登记或确认,从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两个层次拓展会员。进一步做好会费缴纳工作。确立常务副会长、常务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专职学术事务性质。
    第四,做好换届工作。2010年研究会将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研究会在此之前将召开会长会议,提出方案,换届会议放在年底。中心作为研究会秘书单位,需要制定出换届方案、章程修改草案,确定学术会议主题并做好相关联络工作。
    大会经讨论,决定于2010年7月中旬召开常务理事会,于2010年12月底召开研究会代表大会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学术研讨会。会议讨论了研究会的经费问题、对外对外联络问题、人员设置问题,补充修改了年度工作计划。
 
                                         三峡文化研究会召开常务理事会
 
    2010年7月19日,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在中心召开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共有15名常务理事参会,符合会议要求。大会的主要议题有六个:
    一,2009年工作小结。何伟军会长就2009年学会的相关工作与成绩作了简要汇报。
    二,提出换届方案,换届会议在年底举办。
    1,常务副会长胡绍华不再兼任秘书长一职;
    2,增补吴卫华担任研究会副会长,不再担任副秘书长一职;
    3,增补罗义华担任研究会秘书长;
    4,增补李敏昌、邓曦东、危鸣辉、王祖龙、夏青等为常务理事;
    5,增补三峡大学文学院、政法学院、经管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等为团体会员;
    6,市文化局增补副会长一名。
    三,根据需要,提出章程修改草案。
    四,确定本年度学术会议的主题。
    拟在9月份举办“三峡岩画与史前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拟在12月份举办“研究会代表大会暨三峡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主要议题有:三峡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三峡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三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三峡通史研究;其它相关问题研究。本次会议将设置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学术奖。研究会拟从本次会议参会论文中评选出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学术奖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若干名。研究会将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及奖金。
    五,进一步吸收会员(包含团体会员),拓展研究会的活动空间。
    六,讨论并补充2010年度工作计划。
 
                                       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2009年工作小结
 
    2009年,在省民政厅和省社科联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特别是在全体会员的不懈努力下,研究会事业不断前进,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科学研究
    研究会的会员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会长何伟军教授组织申报了国家软科学项目,目前已经获批立项;副会长胡绍华教授先后完成《三峡区域民间宗教研究》等2部专著,即将出版问世;研究会理事黄权生出版专著《“湖广填四川”与清代社会》1部;《三峡文化学术研究》丛书第2辑已经出版专著1部,另有3部正在印刷中。理事阚如良申报的《湖北省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获湖北发展研究奖二等奖(省政府奖)。
    二、社会服务
    1,提供研究报告或咨询报告,为地方政府决策服务。理事赵大友教授的《长江清江环形大峡谷国际旅游环线构想》被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副省长田承中亲笔批示后,有关内容已被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理事阚如良副教授主持编写了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规划的子规划——《宜昌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赵大友教授的《宜昌市科技发展中心战略规划》受到宜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2,积极参与地方文化保护与开发工作。7月,研究会与宜昌市文化局签订了“三峡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光盘”合作出版协议,合作开发出版《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系列音像光盘》;9月初,理事杨超博士应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的邀请,赴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就当地岩画的开发与保护工作进行了指导,双方还就巴丹吉林沙漠岩画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签订了合作协议。
    三、学术会议
    1,举办或承办学术研讨会。2009年6月25日,承办“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三峡高层论坛”。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何正雄、湖北省旅游局副局长徐雁斌、三峡大学党委书记刘德富、宜昌市副市长吴静、恩施洲副洲长刘顺辉等领导出席开幕式。2009年10月25日,主办“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2009年年会暨地域文化与长江三峡发展学术研讨会”,省社科联张国强副主席出席会议。
    2,组织会员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35人次。其中,10月28日,会长何伟军教授组织研究会会员10余人出席了在湖北省兴山县举办的中国昭君文化高层论坛。11月5—7日,常务副会长胡绍华教授参加了由重庆师范大学和重庆市社科联联合主办的“三峡考古发现与巴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胡副会长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
    四、学术刊物
    常务副会长胡绍华教授主编《三峡文化研究》丛刊第9集“长阳南曲”会议论文专辑于2009年7月在武汉出版社出版。目前,《三峡文化研究》丛刊已经被中国期刊网(CNKI)以及台湾“华艺”数据库收录,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五、组织建设
    重新对研究会会员进行了登记,根据需要调整了研究会领导机构,主要是补选了若干副会长,并报请省民政厅批准。新吸纳了一批会员。
                                                            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
                                                                2010-7-15
 
学术交流
 
                            中心一行出席国务院三峡办“三峡文化研究”总结性课题研讨会
 
    2010年7月16日,三峡大学谭志松副校长、中心胡绍华教授、罗义华教授赴武汉出席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新生教授主持的国务院三峡办“三峡文化研究”总结性课题研讨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张忠华副书记致欢迎辞。乔新生教授就三峡文化研究总结性课题的来龙去脉作了简明扼要的汇报,并把国务院三峡办卢纯副主任的建议与指示传达给与会者。
乔新生教授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一,研究方法上,要跳出三峡看三峡;其二,在内涵与外延上,要弄清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三峡文化。三峡文化的研究分两个方面:总结研究与切片研究,切片研究包含治水文化研究、移民文化研究、生态文化研究、文化遗产研究、工程文化研究等方面。
    三峡大学谭志松副校长作重要发言。他提出了后工程时代三峡文化研究的六个方面:1,工程建设本身的文化问题;2,库区社会发展研究;3,库区移民的历史与现状;4,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5,库区文化保护与发展;6,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古远清教授指出,两岸三地的三峡文化比较研究,三峡文化研究史(研究之研究),文学三峡等三个方向值得引起关注。张忠华副书记指出,三峡文化研究总结性课题,需要做好分工合作,要聚焦到工程文化,要选择人类的、世界的、历史的视点,两岸三地的学者可以就此加强合作探讨。中心胡绍华教授就目前三峡文化研究的现状,中心已经开展的工作及已取得成绩,今后三峡文化研究的发展思路,三峡文化研究总结性课题需要注意的问题发表了意见。
    中心罗义华教授应大会的要求做了主题发言。内容如下:一、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与困难性。二、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相关研究工作情况汇报。三,关于本次研究会主题的一点思考:(一)文化的定义;(二)三峡文化的特色;(三)三峡文化研究的方向;(四)需要解决的问题。四、研究所的态度与诚意。
 
 
                                    2010’岩画与史前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0年9月9日至11日,“2010’岩画与史前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三峡大学举行。会议由三峡大学、巴东县人民政府、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与河南省新郑市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由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承办,来自国内外岩画学与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岩画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岩画的保护与发展等有关话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一、岩画学的理论与实践
    如何挖掘与阐释岩画本身所蕴含的多元价值与意义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话题。意大利卡诺曼史前研究中心主任爱迈努埃尔·阿纳蒂指出,岩画是人类早期共同的语言,在了人类发展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岩画资料的发掘让5万多年前分布在5大洲的艺术有了全球性的研究,也提供了新的研究动因。涉及到160多个国家的岩画调查显示了史前可视艺术——岩画作为重现人类过去的重要源泉的作用,岩画也表明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和观念价值。阿纳蒂提出把岩画分为图画型岩画、表意型岩画和心理型岩画,对中国的岩画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最后阿纳蒂希望中国的岩画专家能把有中国特色的岩画带到在意大利举办的下一届国际岩画会议上,让中国的岩画走上世界的舞台。
    邢琏教授认为早期的岩画应该是抽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抽象和具象的半生的现象。由于岩画有了抽象和具象的双重性,就为岩画的文化研究提供了阐释空间。王作新从符号语境、符号功能、符号构型等方面把岩画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想结合,论述了岩画所反映的深层次民族特性。郭雁冰则通过对具茨山、香港石壁石刻中米字纹与几何印纹陶当中的“米”字纹关系的研究,认为岩画中“米”字纹图案形成的年代不会早于战国早期。更多的学者把研究的对象放在了某一个区域岩画的研究上,通过对某一个区域岩画的分析,探析岩画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李世源、吴楚克、李祥石、李洪波、李成荣等人的文章分别论述了宝镜湾岩画、贺兰山岩画、连云港岩画、中国北方岩画,这也是岩画和地方历史文化结合的研究。
    在肯定岩画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明确了中国岩画研究的前景的基础之上,也有学者看到了中国的岩画学研究困境和中国岩画学急需解决的岩画保护与开发问题。杨超在《中国岩画学的困境与前景》中指出,目前中国的岩画学科体系还不完善、人们对岩画的认识不够深刻和普及,研究人员也存在着断代的问题。另一方面,岩画研究的空白让后人的研究有了更大的空间,通过众多岩画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岩画学一定会取得应有的成绩。如果说杨超是从理论上论述了中国岩画学的一些理论性问题的话,那么乔华和杨惠玲则是通过具体的岩画资料和岩画数字化来探讨岩画学当中一些实践性的措施。乔华历经了近十年的田野调查工作,为岩画的记录、保存做了大量的工作,创建了岩画资料体系,这一实践性的举措为未来岩画的数据库建设和共同保护开发岩画奠定了基础。杨惠玲从交叉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认为岩画与网络技术、数字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化建设之路是十分必要的。
    保护和开发岩画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话题。来自法国的莱奥·杜巴尔和波兰的安泽卓尔·如瓦都斯基从具体的岩画研究方法入手论述,为中国的岩画学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参照。莱奥·杜巴尔认为在研究当中图和符号是具有相同的价值和意义的,在符号艺术中,模式化的绘画元素的重复则赋予作品更高的象征性价值。安泽卓尔·如瓦都斯基在《解读岩画文本隐喻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一个历史的思考》当中提出了岩画文本的第三个维度,即岩石的表面。他认为文本仍然是实用的认知类推,但是这一类推理论在岩画的研究当中还需要更合理的改进。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岩画知识和价值的普及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岩画的发掘、保护与研究的工作中来,从而更好地认识人类史前文明的印记;如何更好的保护和研究岩画,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性措施;至于岩画的具体研究方法,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应该大胆地结合新的视角,从多维度来追溯古老岩画艺术的文化内涵。
    二、具茨山岩画研究
    具茨山岩画的发现在中国乃至世界岩画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会学者论者就具茨山岩画的意义、类型以及创作时间等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分析。李学勤认为可以从具茨山文化的层面来看具茨山岩画的价值,其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有益于我们对中国远古文明萌芽、起源的探索;(2)为处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里特殊地位的中原地区带来了新的发现,对我们研究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的起源方面所起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3)具茨山岩画与我国文明的起源有着重大关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黄帝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蔡柏顺和蔡杰通过历史文献、文物考古、地方风物、民间传说等多方面的资料探讨了具茨山与黄帝文化的深厚渊源。杨玉彬也认为具茨山岩画与黄帝故里的地缘关系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着先天性的文化联系。蔡全法也认为具茨山岩画的发现对中国远古文明的萌芽和起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赵中祥指出具茨山岩画距今约5000年左右,是中国文字的滥觞。周昆叔认为具茨山岩画是认识中原古文化的第三依据,由于岩画多以6的倍数表达,有“数”的含义,有些与“周易”的卦相相似,因而不仅为我们考察“周易”的源头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而且也为甲骨文创作提供了前提。刘五一则从岩画的类型、制作的大致时间和意义三方面对具茨山岩画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岩画是中国文字的奠基之体。孙振就具茨山岩刻符号与《周易》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将其与《周易》中的卦象和爻辞进行对比后发现二者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因而推测具茨山或就是“归藏”易成因之源、创始之地;岩画的刻制时间应在距今四千五百多年的黄帝时代,并且与河图洛书也有某种联系。刘宏民将存在于具茨山岩画的原始文字符号分为圆形、方形、线形和菱形四类,认为这些原始文字有些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形象、指事和会意的特征,对文字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
    龚田夫就中国岩画研究领域里的几个基本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以具茨山岩画为例提出了具体的开发与保护措施。刘晓芳则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建议和保护措施,希望能科学合理地利用岩画资源。
    三、三峡岩画研究
    除了对具茨山地区发现的岩画进行探讨外,与会学者还围绕三峡地区新近发现的香炉山龙岩画和天子岩手印岩画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胡绍华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香炉山岩画的意蕴进行了初步探讨。香炉山岩画的主体图像有龙图形和太阳图形两种,分别反映了巴人对华夏民族的认同意识与世居于此的土家族先民的宗教意识,对长江三峡乃至华中地区的古代艺术和历史文化的研究有重要价值。罗义华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对香炉山龙岩画的文化特质与属性进行了初步考察。他认为香炉山龙岩画具有岩刻与岩绘的复合型特征,属于三峡岩画群落;另一方面,岩画与楚人的图腾崇拜、尚龙旧俗、审美特性等密切相关,属于楚文化体系。黄权生从气候地貌、经济形态、悬棺葬、巴楚文化中的尚巫传统和远古女神文化传统等方面对巴东天子岩和夷陵区香炉山岩画进行考察,指出三峡岩画的文化空间是由这些文化元素构成的。杨斌认为屈原在《天问》一诗中对“龙”的怀疑、古代三峡人以划龙舟的方式纪念屈原等都是龙崇拜的表现形式,而新近发现的龙洞湾岩画则为龙崇拜提供了更多更新的实物证据。
    多位与会者探讨了巴东天子岩手印岩画的发现及其意义。张亚莎从世界手印岩画的整体着眼对手印岩画的特点、意义进行了说明。她指出,手印岩画是自旧石器时代晚期直到距今千年的历史时期的岩画表现母题,是岩画多样性题材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巴东发现的手印岩画数量之众,排序之密集,不仅在中国属于首例,在世界范围内也实属罕见。杨超认为,巴东天子岩手印岩画主要反映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对生命延续的渴望与呵护;一种巫术的力量进而阻止自然的破坏力量;生殖的意义;最后是一种情绪的宣泄。陈文武认为天子岩岩画的发现填补了长江三峡地区巫峡腹地无岩画的空白,是三峡地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勇在综合考虑了岩画的内容、当地原住民的民族属性和地域划分因素后认为应该将天子岩岩画划分至西南系统。
    束锡红、聂君和李祥石探析了三峡岩画的史前文化内涵、形态及现代文化价值。他们认为三峡岩画反映了史前时期关于宗教文化、生存文化和生殖文化方面的信息,对于我们既有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更有文化价值。三峡岩画乃至中国岩画的开放性与欧洲洞窟岩画的区别,决定了中国岩画的大众性、欣赏性和亲近性的特点。骆琳从地理历史环境、表现内容、制作技法和创作年代等方面将连云港将军崖与三峡巴东天子岩的符号岩画做了比较研究。
 
    本次会议在以上三个议题的讨论过程中,不仅对岩画学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看法和见解,而且对具茨山和三峡地区新发现的岩画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会议收到的论文数量多、质量高,与会者的意见和建议也对岩画研究的认识和思考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必将为我国岩画的研究带来新的繁荣。
 
工作近况
                                    《三峡通史》重大专项课题研究活动正式启动
 
2010年9月,由中心发起、组织的三峡通史重大专项课题研究活动正式启动。长期以来,拿出一部厚重的三峡通史,为三峡贡献一份有价值、有份量的学术成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数代三峡学人的共同心愿。另一方面,国内外三峡研究工作走到今天,到了一个总结性的阶段,有必要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组建团队、凝聚共识,开展跨区域跨学科的总体研究。三峡大学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是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致力于开展三峡区域历史、经济、民族、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移民、旅游、生态等领域研究,以全面促进三峡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机构经多次协商,认为三峡通史课题研究工作所需的各方面条件都已经具备,提出了跨区域联合开展三峡通史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为切实做好相关研究工作,中心特围绕三峡通史重大专项课题设立2010年度开放基金申报指南,面向国内外学界开放。三峡通史课题组的组建将采取项目公布、自愿申报与统筹安排三个步骤。全部十四个子课题都将作为基地开放基金重点项目予以公布,各子课题项目经费为5万元。申报书及详情请查看网上公告:http://science.ctgu.edu.cn/web/show.jsp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 中心简报2010年第2期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推荐分辨率:1024 X 768 及以上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5 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中心地址:宜昌市大学路8号 | 邮编:443002
联系电话:0717-6395356(综合办公室) 0717-6394202(科研) 传真:0717-6392209